0%

英语语法之一:基本句型、动词分类、补语

语法是语言的规范,制定语法的目的是为了让表达清晰、意思完整、不致有歧义。人类活动中的情形千差万别,为了表达清晰等目的,会形成许多特例。因此如果尝试通过列举语法现象及特例来描述语法,可想见是非常繁琐的,并且这种行为有舍本逐末之嫌。

在看过旋元佑先生写的《语法俱乐部》之后,我更坚定了这个想法,并尝试将自己对该书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写出来,成为一个系列。

这是这个系列的第一篇,主要讨论动词分类与补语的关系。

基本句型

英语中的基本句型有五种:

  1. S + V
  2. S + V + O
  3. S + V + C
  4. S + V + O + O
  5. S + V + O + C

从意思上说,一个完整句子表达的无非是「一个人/一个东西怎么样了」。这里「一个人/一个东西」称为主语部分(subject),告诉人们「这个句子讨论的是『一个人或者一个东西』」;「怎么样了」称为谓语部分(predicate,也称「述语部分」),它可以是「做了什么事情」或者「具有某种特性」。主语部分形式比较单一,通常由名词性的结构来担任。谓语部分的形式变化较多,五种基本句型实际就是通过不同的谓语部分结构来表达五种类型的含义。

不过,不管谓语部分如何变化,它都由动词起头,并承担主要的表意功能。因此讨论基本句型就有必要讨论谓语动词。

动词的特性及分类

动词的特性分成两个部分。其一是「是否及宾(transitive/intransitive)」,其二是「是否完全(complete/incomplete)」。

及宾与不及宾

第一个特性是从动词意思的层面上说的。如果一个动词和其他人或事物没有关系,那它就是不及宾动词;而如果一个动词被做出来必须有一个承担者,那它就是及宾动词。

  • His father died in the war.
  • His father had killed three enemy soldiers before his father died in the war.

例子中的 die 表示「死亡」,是一个不及宾动词。这是因为死亡这个动作只与他的父亲有关,和别人无关——他的父亲一个人就可以执行死亡这个动作了。不及宾动词后面不能与作为受词的宾语(object)直接相连。

例子中的 kill 表示「杀死」,是一个及宾动词。这是因为杀死这个动作必须有一个承受者(在句子中就是受词)——如果句子去掉 kill 的宾语,变成 His father had killed before his father died in the war. 的话,句意就不完整了。及宾动词后面必须有作为受词的宾语。

完全与不完全

第二个特性是从表意功能上说的。如果一个谓语动词在句子当中只能起到连接主语和谓语部分的后续结构的作用,而在表意上功能不完全,则这个动词就是「不完全」的;反之若谓语动词能够完整地表意,那它就是「完全」的。

判断动词是否完全比判断动词是否及宾要容易许多。不完全的动词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它们都是判断动词「是」的变形,都表示某种意义上的「是」。举例如下:

  • I am a boy.
  • The soup tastes pretty good.
  • That man looks weak.

三个句子中的动词「am」、「taste」、「look」都是不完全的动词,它们分别译作「是」、「尝起来是」、「看起来是」。如果把他们后面的内容去掉,变成:

  • I am.
  • The soup tastes.
  • That man looks.

句子表意就不完整了。「我是」,我究竟是什么呢?「汤尝起来」,究竟怎么样呢?「那个男人看起来」,究竟怎么了?

总而言之,不完全的动词在句子当中都是判断动词「是」的变形,在句子当中起到连接主语和谓语部分其他内容的作用,但表意功能弱。因此,这些动词被称为「联系动词(Link-verb)」。也因此,当这些句子出现在句中的时候,需要有称为补语的部分将表意功能补足。

英语中,除去「be」之外,常见的联系动词有:

  • look 看起来是
  • seem 似乎是
  • appear 显得像是
  • sound 听起来是
  • feel 摸起来像是
  • taste 尝起来是
  • stay 仍然是
  • remain 依旧是
  • turn 转变为
  • prove 证实为
  • become 成为
  • make 作为

补语

补语是和表意不完全的动词息息相关的。在第三种基本句型中,联系动词将主语和补语在某个意义层面上对等起来。

我们先来讨论主语的补语,而后将宾语的补语作为一种变形来讨论。

主语的补语 S + V + C

在前一节的讨论中,我们已经见过补语这个结构了。为了更清晰地讨论补语,我们尝试将主语统一。

  • The dog was a mastiff.
  • The dog was mean.
  • The dog was there.

在这里,「a mastiff」、「mean」和「there」分别是三句话的补语,他们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和方位副词。

在这里,第一句话翻译为「这只狗是一只獒」,可以明显看到判断动词的存在;第二句话翻译成「这只狗很凶」,判断动词不见了。这实际上是翻译上作出的调整。第二个句子逐字翻译(Verbatim Translation)的结果应该是「这只狗是凶恶的」,但这不符合汉语的说话习惯。这个事实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联系动词表意上是不完全的,在翻译上甚至可以将它们丢掉。

另一方面,尝试将下面句子中的联系动词替换为相应的「be」动词,我们会发现,这些句子的表意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这也说明,联系动词在表意上是不完全的。

  • The house looks big.
  • The question seems easy.
  • The man appears to be a gentleman.
  • The music sounds of equanimity.
  • The book feels old.
  • The soup tastes hot.
  • This two men stayed friends for their whole life.
  • The woman remains single.
  • The player turned professional.
  • The drug proved effective.
  • The little boy became a super star.
  • A nurse makes a good wife.

宾语的补语 S + V + O + C

主语的补语用来表示主语是什么。类似地,宾语的补语用来表示宾语是什么。在 S + V + O + C 这个句型当中,宾语和补语之间虽然没有动词存在。但是句子可以变形成:S + V + that + O + V + C 的形式,也就是将原本的宾语和补语以从句的形式出现。因此,可以认为宾语和补语之间有「隐藏的」判断动词「是」的存在。

上一小节的最后,我们举出了 12 个主语补语的句子,我们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轻易地变成宾语补语的句子。

  • The house looks big.
  • I found that the house looks big.
  • I found the house big.

这也说明了主语补语和宾语补语之间的关系。

补语的词类

除了前述的名词和形容词性结构可以充当补语之外,表示方位的副词也可以充当补语。比如:

  • The car is there.
  • I find the key here.

这里,表示方位的副词「there」和「here」分别作为「The car」和「the key」的补语。

额外的内容

特殊的 be 动词

一些情况下,be 动词后面不带补语。我们知道 be 动词表示「是」的时候不带补语是表意不完全的,因此这些不带补语的 be 动词并不是系动词,而是作为有实际意义的动词,表示「存在」。

比如,被认为是现代哲学开端的笛卡尔先生的名言「我思故我在」中的 be 动词:I think; therefore I am.

又比如,莎翁名作《哈姆雷特》中,王子哈姆雷特在母亲与叔父通奸害死父王之后思考人生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这里的 be 也应该理解为存在,引申为「活着」,翻译为「要不要活下去,这是个问题」。

S + V + O + O 与 S + V + O + C

这是两组结构相似的基本句型,对一些中国学生来说,辨识起来稍有困难。我们知道,五种基本句型的区别在于谓语部分的差别,而谓语部分的差别实际上是谓语动词的差别引起的。所以为了在这两种句型中作出辨析,就应着重探讨谓语动词的特征。

先看两个例子。

  • Jason's wife gave him a jar of honey.
  • Jason's wife called him honey.

这里前句是一个 S + V + O + O 的句型,后句是一个 S + V + O + C 的句型。

前句的谓语动词「give」首先是一个及宾动词,因为必须要「把什么东西给出去」。其次,它还必须有一个额外的接收者,因为必须要有人接受,东西才给得出去。所以,动词 give 出现,就必须有两个宾语来承受这个动作,因此是 S + V + O + O 的句型。此外,「him」和「a jar of honey」中不存在对等的概念,也即没有「He is a jar of honey」的意味在其中,所以这不可能是宾语和补语的关系。

后句中,「him」和「honey」隐含着对等的概念,所以这是一个 S + V + O + C 的句型。

表语还是补语?

文首列出的第三种基本句型,在中国大陆地区通常称为「主系表结构」。主语和系动词很好理解,那么表语是什么?

在大陆地区的语法书中,表语是这样定义的:

表语是用来表明主语的身份、性质、品性、特征和状态的,表语常由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不定式、动词的-ing、从句来充当,它常位于系动词的后面。

显而易见,它就是我们讨论中所言的「主语的补语」,二者是相同的概念。

俗话说,投资效率是最好的投资。 如果您感觉我的文章质量不错,读后收获很大,预计能为您提高 10% 的工作效率,不妨小额捐助我一下,让我有动力继续写出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