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谈谈牛津逗号

今天接触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概念:牛津逗号。

所谓牛津逗号(Oxford Comma),当然和牛津大学有点关系。牛津逗号,指的是用英文枚举一些示例的时候,紧跟在并列连词(通常是 and 和 or)之前的那个逗号。举个栗子:

Mary likes apple, banana, and strawberry.

这个例子里面,and 之前的逗号,就是所谓的牛津逗号。叫它牛津逗号,是因为牛津大学出版社要求作者必须在枚举的并列连词之前加上一个逗号。不过,由于哈佛大学出版社也有这么一个要求,所以这种逗号也可以称为哈佛逗号(Harvard Comma)。当然,你也可以根据它所处的环境,把它叫做 Serial Comma。

牛津逗号可以消除歧义

那么,牛津和哈佛,这两所世界最著名的学府,为什么要求作者在行文时注意添加这些逗号呢?一般认为,有以下一些理由:

  1. 约定俗成(呃…从中学学英语起,就非常痛恨这个「约定俗成」…说白了就是耍流氓嘛…);
  2. 此处的逗号和通常朗读的抑扬顿挫一致,也就是逗号起到提示停顿的作用(这个听起来还有那么点道理);
  3. 能消除一些歧义(这个似乎才是主要原因和目的);
  4. 分号并列多个项目时,并列连词 and 前是要加上分号的;在这里,逗号应该与其保持一致。

我们举个栗子,来说明牛津逗号是如何消除歧义的:

We invited the strippers, JFK and Stalin.
We invited the strippers, JFK, and Stalin.

两个句子十分相似,唯一的区别就是 and 前是否有牛津逗号。我们看第一个句子中,顺序枚举了:

  • A: the strippers
  • B: JFK
  • C: Stalin

因此,作者可能想表达的意思是「我们邀请了 A、B、C 过来」。但是,and 作为明确的并列关系词,它能够很强地结合起它前后的并列结构;在这里,就是 B 和 C。因此,按照这种写法,(BC)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整体;此时 strippers 之后的逗号,就应该被理解为插入语的提示符号。也就是说,这样的句子,也可以理解为「我们邀请了 A:B、C 过来」;亦即,「我们邀请了 A 过来,具体来说,是 B 和 C 两个人」。

第二个句子中,JFK 和 Stalin 之间,除了 and 还有一个牛津逗号。牛津逗号在这里,削弱了 and 作为并列连词的结合作用。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理解为:我们邀请了 A、B、C 过来,如此一来也就消除了歧义。

引自 <http://jandan.net/2011/09/17/fun-with-oxford-comma.html>
引自 http://jandan.net/2011/09/17/fun-with-oxford-comma.html

牛津逗号也可能产生更多的歧义

这样看起来,牛津逗号是个好东西啊,大家抓紧用起来就对了。然而,事实总是比想象要残酷一些。我们来看两组句子。

To my parents, Liam and Sophia.
To my parents, Liam, and Sophia.

第一句话存在两种理解:

  1. 献给我的父母:Liam 和 Sophia。(献给两个人)
  2. 献给我的父母、Liam 和 Sophia。(献给四个人)

第二句话,就只有第二种理解。

To my father, Liam and Sophia.
To my father, Liam, and Sophia.

此时,第二句话有两种理解:

  1. 献给我的父亲、Liam 以及 Sophia。(Liam 不是我的父亲)
  2. 先给我的父亲(Liam)以及 Sophia。(Liam 作为插入语出现,他是我父亲)

而第一句话,就只有第一种理解行得通。因为,如果将 Liam and Sophia 当做一个整体,作为 father 之后的插入语,那么 father 就是 Liam 和 Sophia 两个人。而众所周知,一个人只能有一个生父。因此,这里我们只能理解 father/Liam/Sophia 是三个不同的人,在句子中相互并列。

在这两组例子中,我们看到:第一组例子和上一小节举出的例子异曲同工,牛津逗号的出现消除了歧义;而第二组例子则反过来,多出的牛津逗号,反而导致了本不该有的歧义。

分析

困境、痛点在哪里?

在中文语境中,我们没有听说过「清华逗号」或者「北大逗号」的说法。那么我们不禁要去思考,为什么中文不需要规定这样的逗号呢?我们先来看下中文逗号的用法规则:

  • 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 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 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 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 用来分开句内各语或表示语气的停顿。

很明显,和英文不同,中文的逗号功能很明确:表达停顿。反观英文逗号:英文逗号表示并列的功能,在中文里由顿号实现;表示插入语的功能,在中文中用破折号实现。我们试着用中文改写上面有歧义的例子:

To my father, Liam and Sophia.
献给我的父亲、Liam 和 Sophia。
献给我的父亲——Liam——和 Sophia。

你看,用中文标点时,可以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意思,不会引起歧义。

因此,牛津逗号的困境,本质上源于英文中逗号的多种功能:它可以表示并列,但是并列的意味不如明确的 and 强烈;它可以提示插入语,但又可能造成同位的插入语和逗号前的概念不匹配。所以,是否需要加上牛津逗号,要仔细分析后面 and 连接的内容是否可以作为前面概念插入语:

  1. 如果可以作为插入语,那么需要在 and 加上牛津逗号以消除歧义(比如 strippers 的例子和 parents 的例子);
  2. 如果不合适作为插入语,那么添加牛津逗号,反而可能造成歧义,因此这种情况最好不要加牛津逗号(比如 father 的例子)。
俗话说,投资效率是最好的投资。 如果您感觉我的文章质量不错,读后收获很大,预计能为您提高 10% 的工作效率,不妨小额捐助我一下,让我有动力继续写出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