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为译文,原文载于这里。欢迎关注本系列的文章。

上一篇文章译文)我们探讨了关于字符集和编码的一些细节,今次我们继续讨论如何在 LaTeX 中书写日文。今天的内容需要动手操作试试,要用不同的引擎和宏包写一些 Hello world 类型的文档。

今天的内容同样会涉及到一些配置 TeX 环境的内容,会讲一讲如何在 TeX Live 里配置书写日文的环境。

阅读全文 »

本文为译文,原文载于这里。尽请关注本系列的文章。

对于日本人来说,在 LaTeX 里面写日文很简单。但是由于文档的缺乏,外国人(相对日本)想要这样做就不容易了。更何况日语里面会混合罗马字母、假名、汉字。

这里我想总结一下我自己写日文 LaTeX 文档的经验。这些经验一方面来自我自己的实践,另一方面来自我的日本朋友的各种帮助。系列文章的第一部分简介了日文排版的一些情况,特别是关于 TeX 的介绍。在这里,我会对用于排版日文的 TeX 引擎和宏包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阅读全文 »

美国数学协会(AMS)是 TeX 发展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AMS 定义的 proof 环境非常好用,能在证明结束的末尾,自动添加一个「证毕」的符号。

有时我们需要类似的环境,比如这里的题主希望用两个环境区分「证明」和「解答」,并且都需要自动添加结束符号。这时我们可以仿照 amsthm 宏包的做法,自己定义一套环境。

阅读全文 »

LaTeX 的 hyperref 宏包能够在 PDF 文件里生成 PDF 书签,然而「书签乱码」是困扰很多 LaTeX 使用者的麻烦问题。

早年李树钧和张林波老师共同开发了名为 gbk2uni 的小工具,用以将 filename.out 中的 GBK 编码的字符转换成八进制数据;刘海洋和李清在 ctex 宏包/文档类对此做了处理,使得 ctex 宏包/文档类能够正确处理大部分的情况;后来李清编写了 xCJK2uni 宏包,使得在 pdfLaTeX 编译方式下用 CJK 的 GBK 编码模式也能正确输出 PDF 书签,而不必借用额外的工具。

这里对全部正确的方式做一个总结。

阅读全文 »